煤改“擴編”六省資源優配大企業
發布時間:2012-03-28 點擊次數:1169次繼山西、河南、內蒙古和陜西接續進行“煤改”后,“十二五”期間將再有六省加入煤改行列。日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說,“十二五”末全國煤礦企業的數量將從當前的8000家左右控制在4000家以內,并且將擴大煤改省份,“擴編”黑龍江、湖南、四川、貴州、重慶、云南等省市。
這意味著,國內幾乎較大的產煤大省都將進入煤改名單,煤改風暴將擴至全國范圍、吳吟透露,下一步煤改或將借鑒“河南模式”并進一步改良。
擴編與縮編
按照日前能源局發布的《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是“十二五”期間煤炭行業的重點任務之首。
根據規劃,未來3年多,將主要發展大型企業集團,通過兼并重組,將全國煤礦企業平均規模提高到100萬噸/年以上,停止新建30萬噸/年以下的高瓦斯礦井。
煤礦企業不僅在數量上縮編半數以上,而且將在現有的山西、河南。陜西和內蒙古煤改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煤改的省份的。據吳吟透漏,在兼并重組方面,“十二五”期間,黑龍江、湖南、四川、貴州、重慶、云南等地區省份將會加大兼并重組力度,減少煤礦企業數量。
礦業權整合方面,則在規劃期內,重點對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四川、貴州、云南的礦區實施礦業權整合。
即便是對已經完成改革的山西和正在攻堅的河南、內蒙古等省,仍將繼續兼并重組。按照規劃,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等重點產煤省(區),將以大型煤炭企業為主體,主要圍繞“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促進煤炭資源連片開發”的前提展開。
不僅如此,與此前的煤改兼并重組的“大吃小”方式不同,新的規劃則死鼓勵各類所有制煤礦企業以及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企業參與兼并重組。而且規劃到“十二五”末,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十二五”期間,大型煤炭基地內資源優先向大型煤炭企業配置,優先安排大型煤炭企業項目建設。吳吟介紹稱,“下一步將支持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優勢的大型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鼓勵煤、電、運一體化經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政策對大型煤炭企業進行扶持照顧不會造成煤炭企業的壟斷,當前的大媒企還比較多,也比較分散,在煤改推進中應注意的是,會否形成地方政府對煤炭資源餓壟斷,同時分清規劃鼓勵成立的大型煤炭企業是民營掌權還是國有控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記者表示,新的煤改應保留和重組若干民營大型煤礦企業,而不是國有大型煤礦企業“一統天下”,應防止此類的“國進民退”。
林伯強認為,跨地區的煤企整合有利于打破和防止地方政府對煤炭資源的壟斷。
模式:國進民退?
按照規劃,對于公有的非公有煤炭企業的發展,將有不同的政策方向。對于國有煤炭企業,其改革主要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煤炭企業股份制改造,同時支持大型煤炭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劵”。而對于非公有制的煤炭企業,則主張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煤炭生產開發,引導其實施產業升級改造。
同時,對于煤改革省份的企業,規劃稱將優先安排財政補貼或貼息資金支持被兼并重組企業的煤礦技術改造項目,并重點支持煤炭、電力企業聯合重組,鼓勵企業參與運煤通道建設和煤電運一體化經營。
然而,自2009年開始山西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掀開“煤改”的序幕后,河南、陜西、和內蒙古等省份近兩年來也進入煤改范圍并逐漸進入攻堅階段。在四個產煤大省率先涉改的同時,伴隨著民營煤老板的退出,一系列諸如“國進民退”、“補償難以到位”,甚至對國有和民營企業“進入”的門檻設置雙重標準的抱怨也不在少數。
對于即將展開煤改的六省而言,是復制山西模式、河南模式,還是另擇新的煤改模式屏蔽上述問題,將成為新一輪煤改風暴的關鍵。
此前的“山西模式”,主要是以5+2的兼并架構,即晉煤集團、同煤集團、焦煤集團、陽煤集團、潞安集團五大煤炭集團,與山西煤運集團、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組成七大兼并主體,配以征服推動,對其它煤礦進行有償收購,其結果是3家產能將升至億噸級,4家升級到5000萬噸級以上,而此模式也招來了“國進民退”的爭議。
“河南模式”與“山西模式”相差不多,主要由河南省屬六大骨干煤炭企業作為兼并重組主體。“但河南模式吸收了山西模式的經驗和教訓,不同之處在于河南比較注重落實煤炭產業政策,基本按照一個礦區原則上由一個主體開發的產業政策要求,所以比山西模式有所進步。”吳吟對記者表示。
此后,“陜西模式”提出“全民參股”的形式,采取礦礦之間的入股合并,屏蔽了民企“出局”的問題。而“內蒙古模式”則介于“山西模式”與“陜西模式”中間,提出符合標準的民企也將能參與重組,被認為是“中和模式”,但該模式提出后,有企業反映對與民企在進入整合主體時與國企的進入標準不一,暗指實行雙重標準。
而對于接下來的六省煤改會采取何種模式,吳吟表示,何地將結合當地自身的情況量身定制,主要方向為“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參與兼并重組,按照一個礦區原則上由一個主體開發的要求,以礦區為單元制定方案,實施兼并重組,減少開發主體”。
“不管是哪種模式,煤改的趨勢一定是推向全國。”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市場觀察員李超林表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好國有與民營的關系,比如退出的補償和參與重組的進入限制。
林伯強也表示,煤炭企業大型化和集約化發展需要理清和協調好民營介入程度,并建議“煤改應適當保留和重組一批民營的大型煤企”。